小白菜最近心情有点差!因为小白菜自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:我为什么会这么穷?
相信这个问题大家也可能时不时的反问过自己!
作为一名无关系、无背景的职场小白,我们常常渴望逆袭,于是我们努力工作。
但仅仅这样就足够了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
你越努力,往往会陷入越贫穷的状态。
那么,贫穷与忙碌背后,我们到底有什么地方做错了?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到底在哪里?如何才能实现职业生涯的正循环状态?
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?仅仅是因为他们缺钱,所以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吗?真相并非如此。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首先要清楚穷人到底是怎样思考的。
1、时间不值钱
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个影响,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。
大家都知道稀缺理论,意思就是你缺什么,这种所缺乏的东西就会在潜意识里牢牢吸引你的注意力,并转变你的思维方式,进一步左右你的决策和行为方式。相反你有什么,就会不珍惜什么,把什么看作是廉价的。
穷人的时间不值钱,所以愿意用时间换钱,这是一种“经济行为”。但当你的口袋已走出穷困,却仍然把自己的时间、别人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的话,说明你的脑袋依然停留在“穷人思维”中。
2、忘了目标
穷人思维的特点是量入为出,富人思维特点是目标导向。
举个很囧的例子,小白菜的妈妈到我高中的时候给我买衣服都买大一号的,小白菜每天穿着大一号的衣服各种无地自容,无数次抗议。但白菜妈表示,“价格一样,这个还更大一些,布料上咱们就占了便宜了,长个了还能继续穿,多好!”
这是典型穷人思维,穷人更倾向于为了省钱买大的,有钱人更倾向于需要的尺寸——自己的需求。穷人更容易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,而忽略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,比如——你的目标。
3、盲目决策
很多时候,我们觉得穷人具备的一些共性,比如过于急功近利、迷信人际、盲目冲动,等等,其实本质上,都是出于两种心态的共同作用:一是对现状的“不安全感”,二是对于未来期望的“不确定感”。
这两种心态往往导致咱们这些穷人过于重视当下的、可获得的收益,而对长远的、抽象的、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收益心怀警惕。所以,我们往往会选择风险较低的投资更加青睐。
电影《华尔街之狼》讲了一个专门骗穷人的股票经纪人,他发现穷人在长期的消费决策中,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——便宜的东西更有吸引力。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惯性带到了投资中,就成为“垃圾股”的目标客户。
影片里有一句台词:“我们把垃圾卖给垃圾人,因为钱在我们手里,总比在他们手里更能发挥价值。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是不是觉得后背发凉?
其实说了这么多,穷人思维就是当你只关注钱的时候,你往往是在浪费钱;如果你只关注眼前的利益,很可能,你赢了一场战役,却输掉了整个战场。
如何摆脱穷人思维?
穷人思维如何可怕,我们该怎么办呢?
1.建立“时间价值”的概念,减少做那些“时间花得多收益少”的事情;
2.培养“目标导向”的思维,只要目标正确,钱总会有的;
3.避免盲目,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,面对投资决策,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决策,因为权衡的越久,你可能最后的决策会变得越随意。
4.拓展自己的视野,适当做一些眼前“无用”的事,学会长期投资,这个相信大家能够理解,比如平常多学习,有些知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!
虽然小白菜一直在说穷人思维,但是穷人思维可不是说只有穷人有,很多富得流油的人一样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。所以大家都不要自我否定,而是要努力改善!
小白菜的其他文章:
马云说了“钱是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”,可是为啥你就是赚不到?
声明:本文全部为小白菜原创
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"星空财富"
(ID:xingkongcaifu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