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过清朝古装剧(含清穿剧)的都知道,康熙还是个小正太的时候接管了王位,下面一票权臣不服,还有鳌拜、吴三桂这种心头大患,另外满汉文人都给皇帝家打工,天天撕逼,搞的小皇上蓝瘦想哭(此处脑补《鹿鼎记》片段)。于是为了搞点亲信小康熙弄出了南书房,也就是军机处的雏形。下面人不听话,就要培养听话的人,能干活的人。这个问题到了雍正继位后,这位自称朕也是个汉子的改革派皇帝不怕得罪人,于是借着拍平准噶尔部正式设立了军机处。到乾隆爷的时代,军机处由扩大了规模,满汉各8人。慢慢的,就架空了下面一些权臣的势力。因此,神马和珅拉、奕䜣拉都是军机处大臣。总之,就是皇上的秘书团队。在国外比如英国也有类似的机构——枢密院。
周五那天还被朋友问到,“菠菜,你昨天不是写文章说今天开会,还说盘面有反应吗,怎么新闻上没提呢?”,我反问那盘面怎么样,那位亲觉得还不错,至于大会,我说,“天机不可泄露”。(这事,这位亲回复,“不装13行吗?”,呵呵,不装就不是我了)其实,正如大多数人脑子中的剧本一样,这次会议对于媒体和大众而言都有点神秘,然而,昨天一结束大老板的讲话稿就刷了朋友圈……和他们比起来,我这也算装13?
瞄了一眼讲演稿,发现超预期的东西不太多,就是设立了“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”(名字好长啊),这个类似军机处的机构。之前还有一个神秘的机构,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(也即是刘鹤带领的中财办),大家不要混淆了。中财办的主要是大老板直属负责经济工作,也就是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,比如,现阶段供给侧改革怎么搞,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办,主抓落实。还记得去年的那篇权威人士的文章吧,就是上传下达的一个例子。而这回这个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干嘛的,我找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↓
其实就是为了解决打板子找不着屁股的问题,重点是“追责”,也就是很多事之所以监管不到位,究其根本主要在于“扯皮”。但问题来了,机构太多太分散,按照菠菜的性格,应该做减法,刷刷刷,让一批人乌纱帽落地,怎么还越来机构越多呢?是不是以后所有文件要再过一道手,反而繁琐了捏?我转念一想,本宫最挂念的人事问题还是要等十九大秋后算账,所以先这么搞个军机处,以后还是会逐渐把监管机构的改革,也就是一行三会的结构慢慢优化。我顿时有点开窍了,混业监管的路很慢长,在做大央行之前,要给个过度期,最关键的是解决“听话”问题(至于谁被架空,谁又不听话,不要再提问我,怕被封)。
下面我说说看了那样一堆密密麻麻的新闻通稿后的感受:
同样的政策反复的说,比如去杠杆扩大直接融资渠道,脱虚入市等就是“深化”改革。这背后反映出大老板的决心,以及之前工作的阻力重重;
减少无效货币。从M2增速下降上可以体会到紧平衡仍是主基调,貌似最近又续作了一起MLF,市场信心大振。目前没有超预期的利空,还好;
防范金融风险到是我双手赞成的,现在骗子太多。就股市而言,那些财务造假,乱借题材,虚假重组的,早就该整治了。但盘中闪崩是不是就代表监管有效呢?这样就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了吗?值得商榷。但人家既然喊出这种严打的基调,最近闪崩的,连续跌停的,估计少不了,小心踩雷;
神创暂时没救了,远离。顺便关注自己手里票的业绩,直接找白马+蓝筹+涨的不多的,最好沾上主旋律的边,比如,一带一路、国企改革之类的;
直接融资渠道还嫌不够大,这意思新股还要加速发,那么次新继续趴下。
下周总体看多,这个会有点偏空,从周五的盘面来看不太影响市场情绪。立规矩,守规矩是好事,总比一小部分人没原则好,而且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已经是再三强调,我觉得是好事。有个机会,一点创业板超卖记得抄底ETF玩个短线靠谱。有个大V说上证50已经超买,我不同意,感觉即使短期有波动还会继续上行。
PS:乐视汽车又出来澄清房子不是贾老板的,帮贾老板站台的还有孙宏斌。也难怪,谁年轻时没犯过错误,何况孙老板年轻时蹲过小黑屋呢?但贾老板的优势只要年轻,还是想想挺凄凉的。
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号"星空财富"
(ID:xingkongcaifu1)